安全閥是一種防止管道超壓的一種保護裝置,由于安全閥對介質及工藝的要求比較高,所以常見的問題時常發生,以下是本公司根據多年來的經驗及與各大安全閥生產單位技術人員總結的部分安全閥的問題及處理方法:
故障一是安全閥漏氣。主要原因是
(1)閥芯與閥座接觸面不嚴密;
(2)閥芯與閥座接觸面有臟物;
(3)閥桿偏斜。
故障二是安全閥到規定壓力時不開啟。主要原因是
(1)閥芯與閥座粘住,可做手動排氣試驗排除;
(2)彈簧式安全閥的彈簧調整壓力過大,應重新調整;
(3)杠桿式安全閥的重錘向后移動,應將重錘移到原來定壓的位置上,用限動螺絲緊固。
故障三是安全閥不規定壓力時開啟。 主要原因是
(1)彈簧式安全閥的彈簧調整壓力不夠、彈簧失效或彈力不足,應重調或重換安全閥;
(2)杠桿式安全閥重錘向前移動,應將重錘移到原來定壓的位置上,用限動螺絲緊固
1、前言
安全閥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保護用閥門,廣泛地用在各種壓力容器和管道系統上,當受壓系統中的壓力超過規定值時,它能自動打開,把過剩的介質排放到大氣中去,以保證壓力容器和管道系統安全運行,防止事故的發生,而當系統內壓力回降到工作壓力或略低于工作壓力時又能自動關閉。安全閥工作的可靠與否直接關系到設備及人身的安全,所以必須給予重視。
2、安全閥常見故障原因分析及解決方法
2.1、安全閥閥門漏泄
在設備正常工作壓力下,閥瓣與閥座密封面處發生超過允許程度的滲漏,安全閥的泄漏不但會引起介質損失。另外,介質的不斷泄漏還會使硬的密封材料遭到破壞,但是,常用的安全閥的密封面都是金屬材料對金屬材料,雖然力求做得光潔平整,但是要在介質帶壓情況下做到絕對不漏也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對于工作介質是蒸汽的安全閥,在規定壓力值下,如果在出口端肉眼看不見,也聽不出有漏泄,就認為密封性能是合格的
2.2、安全閥閥體結合面滲漏
指上下閥體間結合面處的滲漏現象,造成這種漏泄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結合面的螺栓緊力不夠或緊偏,造成結合面密封不好。
消除方法是調整螺栓緊力,在緊螺栓時一定要按對角把緊的方式進行,最好是邊緊邊測量各處間隙,將螺栓緊到緊不動為止,并使結合面各處間隙一致。二是安全閥閥體結合面的齒形密封墊不符合標準。例如,齒形密封墊徑向有輕微溝痕,平行度差,齒形過尖或過坡等缺陷都會造成密封失效。從而使閥體結合面滲漏。在檢修時把好備件質量關,采用合乎標準的齒形密封墊就可以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三是安全閥閥體結合面的平面度太差或被硬的雜質墊住造成密封失效。對由于閥體結合面的平面度太差而引起閥體結合面滲漏的,消除的方法是將閥門解體重新研磨結合面直至符合質量標準。由于雜質墊住而造成密封失效的,在閥門組裝時認真清理結合面避免雜質落入。
2.3、沖量安全閥動作后主安全閥不動作
這種現象通常被稱為主安全門的拒動。主安全門拒動對運行中的鍋爐來說危害是非常大的,是重大的設備隱患,嚴重影響設備的安全運行,一旦運行中的壓力容器及管路中的介質壓力超過額定值時,主安全門不動作,使設備超壓運行極易造成設備損壞及重大事故。
在分析主安全閥拒動的原因之前,首先分析一下主安全閥的動作原理。如圖1,當承壓容器內的壓力升至沖量安全閥的整壓力時,沖量安全閥動作,介質從容器內通過管路沖向主安全閥活塞室內,在活塞室內將有一個微小的擴容降壓,假如此時活塞室內的壓強為P1,活塞節流面積為Shs,此時作用在活塞上的f1為:
f1=P1×Shs……………………(1)
假如此時承壓容器內的介質的壓強為P2,閥芯的面積為Sfx,則此時介質對閥芯一個向上的作用力f2為:
f2=P2×Shx…………..(2)
通常安全閥的活塞直徑較閥芯直徑大,所以式(1)與式(2)中Shs>SfxP1≈P2
假如將彈簧通過閥桿對閥芯向上的拉力設為f3及將運動部件與固定部件間摩擦力(主要是活塞與活塞室間的摩擦力)設為fm,則主安全門的動作的先決條件:只有作用在活塞上的作用力f1略大于作用在閥芯上使其向上的作用力f2及彈簧通過閥桿對閥芯向上的拉力f3及運動部件與固定部件間摩擦力(主要是活塞與活塞室間的摩擦力)fm之和時,即:f1>f2+f3+fm時主安全門才能啟動。
通過實踐,主安全門安全閥拒動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
安全閥閥門運動部件有卡阻現象。這可能是由于裝配不當,臟物及雜質混入或零件腐蝕;活塞室表面光潔度差,表面損傷,有溝痕硬點等缺陷造成的。這樣就使運動部件與固定部件間摩擦力fm增大,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f1<f2+f3+fm所以主安全門拒動。 |